Alex Ross: Wagnerism – Art and Politics in the Shadow of Music
如何翻譯書名已是個問題:華格納主義?當然可以,但以這書的內容,我看較為接近「華格納教」,對華格納的狂熱作為一種宗教,如何影響後代的藝術家及政治家,不過Alex Ross明顯地跳過更直接的受影響對像:音樂。不過我猜要寫華格納對後世音樂家的影響,篇幅可能太廣,而且探索華格納的跨藝術影響,其實更有趣,況且在談及電影時,也會觸及華格納對電影配樂的影響。
不計註釋索引就有六百多頁的篇幅,Ross的章節分得很有系統:先以國家分類,談德國(主要是尼采)、法國(主要是波德萊)、英美(喬治艾略特、Owen Wister)然後轉至政治:19至20世紀之交的德國及奧國、猶太人及黑人、同性戀、俄國革命。中間穿插了對Willa Cather、喬哀斯《尤利西斯》及TS艾略特《荒原》的專章後,就到納粹,全書談到21世紀,還有一個電影的專章。
看此書才知道除了那些Usual Suspects,原來那麼多人受華格納影響,絕大部分也不算是穿鑿附會,因為太多,在此不贅。然而此書的價值,我覺得是在「蒐集」,多過「啟蒙」,雲集大量被華格納影響的各種藝術家,一書集齊,隨時可以當成字典,只要你想起一個畫家、作家、電影導演的名字,翻到索引一查(或者用新時代的搜尋功能)就可見到他們有否被華格納影響。
Ross的資料搜集鉅細無遺,很細心(並簡要)找出不同作品中的華格納線索,但看着看着,我還是覺得Ross始終誇大了華格納的威力。華格納的藝術是浩大、外向,同時代的人被震撼是很自然的事,問題是偉大藝術家受的不只是他的影響,還有其他人的影響,但最重要還是自己的創作力。至於真的非常受他影響的人,他們的作品卻多數不偉大。
我所以將Wagnerism,至少是本書所說的Wagnerism理解為「華格納教」,就是此書有很多篇幅是太過投入的寫一些太過投入的人。不是華格納令後代創作者偉大,而是他們偉大才值得窺探華格納對他們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