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6 流浪者之愛

《流浪者之愛》是山田第八部作品,是他早期或者「前《男人之苦》」時期的中間點,和森崎東合編。它為《男人之苦》提供的一塊砌圖,就是寅次郎作為浪跡日本的「流浪者」。日文漢字「風來坊」浪漫地描劃了流浪者的形象:隨風而來、隨風而去。

中年公務員良吉(有島一郎飾演)在火車上,被醉酒的源五郎(鼻肇飾演)纏擾,兩人交談一會後源五郎被車務員帶走。良吉及源五郎第二次碰面時,一起去喝得爛醉,良吉更帶源五郎回家過夜。源五郎的出現,令良吉的呆板生活起了變化,他是地盤工人,哪兒有工作便去哪兒,足跡遍佈日本。(山田後來的《家族》,就是被一個地盤工人和他孩子們的身影啟發,《息子》的父親退休前是地盤工人。)

源五郎在海邊拯救了想投海自殺的愛子(倍賞千惠子飾演),良吉一家收留了她做女僕。源五郎暗戀愛子,令他萌起成家立室的念頭,良吉鼓勵他大膽追求。愛子和源五郎約會後,一身泥濘、衣衫不整地回家。愛子沒有說出經過,良吉報警,警察拘捕源五郎,控以搶劫及非禮。雖然澄清了是誤會,但源五郎被另一個地方通緝,不能釋放。愛子自覺麻煩了良吉一家,不辭而別。

一年後,良吉被調職到東北的鄉下地方,他的妻子及兒女不願放棄東京的生活,良吉只好自己赴任。殊不知在火車上,先遇上背着嬰兒的愛子,然後源五郎也出現。原來愛子在源五郎出獄後,和他結成夫妻。

鼻肇即使仍是《流浪者之愛》的重心所在,但有島一郎的加入,和他形成有趣的對比,亦打破了山田之前的作品中,過於倚重單一男主角。源五郎及良吉可謂完全相反,源五郎出賣勞力、粗魯、自由自在;良吉是公務員、斯文、拘謹及有家室,就連身型都是一肥一瘦。兩人亦從對方看見自身的不足,源五郎缺乏家庭溫暖及歸屬感,良吉則如同「社畜」,沒有人生樂趣及知己。

《流浪者之愛》的情節不算出眾,爆笑程度也不及《運氣好的話》,但人情味較濃厚,不單寫出良吉及源五郎之間,源五郎及愛子之間的溫情,也有家人對良吉的無情,以及上司對他及所有下屬的虛偽。山田前作雖不乏賣座作品,但本片在評論界所得到的讚譽,卻是山田的首次,並獲得1966年度藍絲帶獎的「最佳導演」及「最佳男主角」(鼻肇)。

流浪者遇上白領族的情節,在《男人之苦》第41集再次出現,情景也是發生在火車。不堪壓力的白領族坂口臥軌自殺,幸好司機及時剎車。寅次郎開解了坂口,對方為了報恩,邀請寅次郎和他同遊維也納,是《男人之苦》系列唯一一次到海外取景。

繼續閱讀:1967 阿九的偉大夢想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