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6-1997 摘彩虹的人一、二集

原定於1996年底上映的《男人之苦》第49集,本來會在該年九月渥美清出院後開拍,可是他在8月4日去世。一星期後的追思會上,松竹社長要求山田趕拍新片,以填補《男人之苦》原來的新年檔期。西田敏行及田中裕子本來會在《男人之苦》第49集演出,山田把他們做新片的男女主角。

《摘彩虹的人》其實就是1947年版《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》的日文名稱,是山田年青時很喜歡的作品,他多年來都想開拍日本版以作致敬,但由於這次時間倉促,他只用了那個片名,創作一個向經典電影及渥美清致敬的故事。

大學畢業生平山亮(吉岡秀隆飾演)自暴自棄,和父親吵架後離家出走(這基本上是《男人之苦》第46集的情節)。他流浪至四國德島縣光町(實際是在脇町拍攝),半拉半就的被「奧迪安戲院」東主白銀活男(西田敏行飾演)聘請為員工。即使經營愈趨困難,熱愛電影的活男仍然堅持辦兩件事。第一是在周六晚放映日本及世界的經典電影,第二是帶同放映機及放映員阿常(田中邦衛飾演)到附近的鄉村放電影。(白銀活男這名字和電影很有關係,銀是菲林的重要原料,而日本過去稱電影為「活動寫真」,簡稱「活動」。)

活男年屆中年,仍然單身,從小暗戀着八重子(田中裕子飾演)。八重子長大後離鄉到東京工作並結婚,她喪夫後回鄉,至今已經三年,在鎮上開咖啡店,更是周六經典系列的忠實觀眾,旁人都看得出活男對她的情意。八重子父親死後,她接受了亡夫朋友的求婚,將搬到大阪。活男悲傷不已,但八重子表示她一直知道他的心意。活男債台高築下本欲將戲院結業,阿常借錢給他,活男把部分舖面開薄餅店令戲院繼續下去,活男買機票給阿亮回東京,叫他以後好好做人。

《摘彩虹的人》有相當篇幅是經典電影的片段,包括:
《星光伴我心》(Cinema Paradiso,導演:Giuseppe Tornatore,1989)
《卿如野菊花》(導演:木下惠介,1955)
《長別離》(The Long Absence,導演:Henri Colpi,1961)
《萬花嬉春》(Singin’ in the Rain,導演:Stanley Donen、Gene Kelly,1952)
《禁止的遊戲》(Forbidden Games,導演:René Clement,1952)
《東京物語》(導演:小津安二郎,1953)
《男人之苦》(導演:山田洋次,1969)

西田敏行和吉岡秀隆

《電影天地》有慶祝大船片廠50周年的前提,也有向1930年代的日本電影致敬的意味,但更重要是刻劃普羅大眾被電影感動,片中的戲院老闆更向小倉導演表明,千萬不要拍甚麼藝術電影。《摘彩虹的人》卻是處於電影弱勢的當代,「周六經典系列」核心會員中,也有人明言不想看藝術片,例如《長別離》,或者活男曾經選映的《八部半》。

《摘彩紅的人》有處解答電影是藝術還是娛樂這個恒久矛盾。活男在鄉村公民館放映《卿如野菊花》,但官員說要在九時下班,哪管電影還未放完,這種難關在《同胞》也出現過。活男向柄本明飾演的課長,提出不能將電影打斷或刪減,否則就有如嫌畢卡索的畫太大張、要剪短,又或者貝多芬《第九交響曲》太長,要削去一個樂章。課長的辯駁,是電影只是娛樂,不是藝術。結果,課長還是看得感動流涕,堅持看完為止。

活男模倣《長別離­》

西田敏行在本片以前參演了《學校》第一、二集,他在該兩片有不同演法,在《摘彩虹的人》又有另一套。活男對看過的經典電影過目不忘,能鉅細無遺的說出來及演出來,他向「周六經典系列」的會員推介《長別離­》時,他對高潮一場的描述,比影片本身更有趣(會員看過電影後的感想)。這種「話技」是渥美清一個專長,寅次郎不時繪影繪聲的道出經歷,令聽者身歷其境。

西田另一種演法是模倣,是他年青時一項專長,除了重演電影場面,他扮得最像的卻是飾演放映師阿常的田中邦衛。活男、阿常、阿亮開車時,活男唱出1960年代電視劇《年輕人們》的主題曲,並模倣主角的對白及說話型態,就是模倣坐在身旁的田中邦衛。

《摘彩虹的人》選取的經典電影以感動人心的作品為主,八重子(這個名字應該來自1934年島津保次郎導演的《隔壁的八重子》)也每每被它們感動到熱淚盈眶,是活男蝕錢都要搞經典系列的一個動機。八重子離開後、阿亮離開之前,活男叫阿亮陪他看一部電影,因為包含了他當刻的心情,那就是《男人之苦》。影片完結時打出向渥美清致敬的字句,然後就有電腦合成片段令寅次郎出現(背向觀眾),恍似渥美清及寅次郎還未離觀眾而去那樣,這也是山田在2019年為《男人之苦》結尾的第50集對寅次郎下落的取態。

《摘彩虹的人》即使不及《男人之苦》,或者山田直至《學校》第一集的個人作品優秀,以急就章的作品來說,算是不俗。有經典電影作為基礎,活男和八重子的感情線毋須寫得太深入,也就避免了像《學校》第二至四集般,不時出現的尾大不掉。

第二集:南國奮鬥篇

山田和松竹確實有過從此以《摘彩虹的人》去代替《男人之苦》的意圖,不過只能很勉強的拍多一集《摘彩虹的人:南國奮鬥篇》,西田敏行及吉岡秀隆這個組合繼續演出。在第一集,阿亮沒有感情線,而這次兩位男主角都各有一位女神,即是《男人之苦》第42集阿泉出場後,寅次郎及滿男各有感情線的套路。山田將角色的名字及設定輕微調整,將第一集的主題延伸。

阿亮(吉岡秀隆飾演)在電器店任職,他不願接受調職所以辭職,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前路,和父親吵架後離家出走。他打算重回四國的「奧迪安戲院」投靠其東主銀活男(西田敏行飾演,角色姓氏少了「白」字),豈料一去到當地,才知戲院已結業,活男現時全力做流動放映。

阿亮在奄美大島找到活男,並邂逅帶着兒子從東京回來的節子(小泉今日子飾演),她本欲把兒子撇下給經營民宿的姨媽(倍賞千惠子飾演),之後再回到東京,被姨媽拒絕。節子只好帶着兒子,回到喜界島的老家,活男下一個放映地點正是那兒,於是阿亮也一起跟去。

兩條感情線自此展開:活男重遇十多年前在「奧迪安」任職的松江(松坂慶子飾演)。當年活男暗戀松江卻一直沒有表示,目送她嫁到遠方。兩人久別重逢,一夜纏綿,但松江也只是當成霧水情緣,不欲繼續,活男傷心而去。節子回到家中,被兄長清治(哀川翔飾演)終日挖苦,清治更曾打傷阿亮,其實清治用心良苦,不想妹妹再被男人欺騙,而且想她早日放棄做音樂人的白日夢(這一點和《學校II》有關連)。

阿亮和節子有過一刻的浪漫,但節子還是因為自己年紀較大、有兒子,加上阿亮沒有工作,忍痛拒絕這份感情。阿亮回到東京,入讀職訓學校(山田下部作品《學校III》的背景),務求習得一技之長,活男則繼續把好電影帶到偏遠地區。

成瀨巳喜男《兄妹》

《南國奮鬥篇》最有趣的地方,莫過於翻用了山田無法在《男人之苦》第49集使用的情節。山田借用了寶山犀星《兄妹》(成瀨巳喜男於1953年拍過電影版,,由森雅之及京町子主演),西田敏行及田中裕子本來要飾演一對兄妹,她不顧家人反對嫁到美國,然後失婚回來。《南國奮鬥篇》節子和清治的關係就是來自《兄妹》,有些對白及動作,可以在成瀨的版本找到,相信是出自寶山犀星的原著。

西田敏行的造型,很刻意地留了一臉大鬍子,他的行為動作頗像野獸,很容易遇上意外,假如從山田作品去找,可以追溯至《傻瓜到家》或《一發大必勝》的鼻肇。

令第一集可觀的優點:選片佳、情節簡單但動人,在第二集都不復見。影片只有大庭秀雄《雪國》及宮崎駿《風之谷》,也沒有幾多片段。有一次是要放映《男人之苦》第25集《芙蓉花》,卻因為機件故障而要活男及節子用歌舞娛賓,最後隨時連電影都沒有放。

《南國奮鬥篇》想延續《男人之苦》最後幾集中,寅次郎及滿男雙線並行,各自有愛戀對象的成功方程式,可是西田敏行始終不是渥美清,小泉今日子也沒有後藤久美子的魅力,兩段戀情都太過霧水,不夠動人,又勉強把《兄妹》融入故事中,落得犬尾續貂的下場。

繼續閱讀:2002 黃昏清兵衛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